海安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假太监:从攻略皇太后开始 > 第474章 回京路上的奇想

第474章 回京路上的奇想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新元元年,八月。

一支数百辆马车组成的庞大车队,浩浩荡荡,出了京师,朝着山海关而去。

这支庞大的车队,自然是四大皇商的车队了。

他们自辽东回来后,便再次筹备运往辽东的货物。

原先辽东贫瘠,物资匮乏,如今一下子多了数十万难民,只是吃穿用度,便需要庞大的物资。

除此之外,还有精通炼铁的工匠,造船的工匠,以及他们的家属,随着四大皇商的车队,一同前往辽东。

而此时的辽东,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。

大量的土地,被开垦出来,种子种了下去。

炼铁厂和造船厂的建造,拉开了序幕。

辽阳城外,工匠们已经开始烧制修建道路的水泥。

因为有着充足的人手,各个项目,齐头并进,游刃有余。

每一日里,还有难民越过山海关,进入辽东。

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,进入辽东的难民,已经超过了五十万,而且,难民还在不断的增加中。

虽然难民的数量,比起最初预期的,快要翻倍了,但是,因为有林枫坐镇在这里,廖辉倒也不慌,吩咐辽东各地,尽全力的接收难民。

不过,随着难民数量的

快速递增,从金陵运来的五十万石粮食,明显不太够用了,想要坚持到秋收,必须得有新的粮食运过来才行。

事到如今,一切进入正轨,林枫也不打算继续待下去了。

金陵那边的存量,已经全部运到了辽东。

四大皇商的手里,也没有存粮了。

要让这些难民挨过这个空窗期,坚持到秋收,还需要想办法筹备些粮食。

三万京军帮助辽东军疏通道路后,早早已经回到辽阳。

这一日里,林枫率领着三万人马,出了辽阳城。

“今后,这辽东,就交给你了。”林枫望着廖辉,缓声说道。

“末将必定竭尽全力,不负林公一番苦心。”廖辉拱手躬身说道。

林枫点了点头,翻身上了马。

坐在战马上,林枫目光环顾一周,或许,下一次到来的时候,就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辽东吧!

“开拔!”

目光收回来,林枫目视南方,大喝一声。

当浩浩荡荡的队伍启程的时候,那些沿途的难民,还有安顿下来的民众们,纷纷停下手头的活,注目着。

当看到最前方战马上林枫的身影,虽然从未谋面,但是,许多人本能的直觉,这就是他们心里

那个伟岸的身影。

正是这位林公,将他们从困境中解救出来,给了他们新的家,给了他们属于自己的土地,给了他们,活下去的希望。

有人欢呼,有人泪目。

林枫身着铠甲,看着这些民众们,微微一笑,摆了摆手。

这个世道下,底层的老百姓渴望的,无非就是太平安定,有口吃的,饿不死,有点穿的,冻不死,除此之外,便没有其他太多诉求了。

老婆孩子热炕头,这或许就是许多百姓梦想中的生活了。

大军一路向前。

从辽阳城到山海关的路,已经被疏通了。

这一路上,在官府的护卫下,赶往广宁的难民,便至少有五十支,而且,每一支的人数,都在千人以上。

至少又是五万难民。

照这样下去,怕是要不了多久,难民的数量突破六十万,就是板上钉钉的。

好一个内阁。

好一个江南士族。

林枫心里冷哼一声,紧紧的攥了攥拳头。

原本三十万的难民潮,短短一个来月时间,暴增了一倍以上。

这等规模的难民潮,绝对是恐怖的,放在哪一州,哪一地,当地的官员,就别想安生了。

如今的宇朝,经历过各

种天灾战乱,放眼望去,能够养活这些难民的,只有富饶的江南之地。

辽东素来贫瘠,又经历了连番大战,不论在谁的意识里,都没有能力养活这么多难民。

内阁以及背后的士族,这是铁了心,要通过广大的难民,将他给生生压死。

也亏的当初留了一手,吞并了天机门后,让拜月宫将那里广袤的良田耕种了起来,若不是如此,这五六十万难民非但不会成为开发辽东的主力,还会成为心腹大患。

从魏贤的来信中,林枫已经知道,整个江南市场上,有再多银子,都买不到粮食。

当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,他的怒气,直冲脑海,恨不得立刻传信青龙,带着骠骑营南下,将这些士族一锅端了。

可最后,他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。

对付士族,单纯靠武力压制是不行的。

历朝历代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